總體計畫概觀
●鑑於高雄地區產業發展需求殷切,加以高雄地區境內已開發的工業區使用率已逾九成以上,可釋出供產業進駐設廠之產業用地幾已租售完罄。且多數屬開發達二十年以上之老舊工業區,公共設施供給不足,整體空間品質不良。過去高雄地區以傳統石化、煉鋼等重製造工業為主的「工業區」已漸漸式微,兼具生產、生活及生態等複合產業功能並講求園區整體環境營造的「產業園區」應運而生。
●高雄市政府因應地方產業用地需求,為促進經濟與產業發展、加速產業轉型高值化,配合國道7號建設、按「產業創新條例」規定,於其沿線與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周邊,規劃高雄市仁武產業園區。園區以因應產業創新需求的理念進行規劃,期於融合周邊地景營造並以環境共生、低耗能低污染前提下,提供適量的產業用地及公共設施,促進重大交通建設周邊土地整合發展,並挹注產業群聚之綜效。
●本計畫屬澄清湖特定區計畫範圍內,位於高雄市仁武區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周邊,計畫區東北隅有觀音湖及仁武變電所,東側有仁武垃圾焚化廠、觀音山,西側為後安村社區。
●計畫區西距高鐵左營站約9.3公里,西南距高雄港約18.1公里、距小港機場約19公里,而鄰近產業聚落部分,西側及西北側各約2.7公里及4公里處則有仁武、大社等工業區,全區面積約為74.05公頃。
●園區以「智能園區」為發展願景,希冀透過產業鏈的互聯網化(Internet)、物聯網化(Internet of Things, IoT)與客製化服務,將仁武產業園區打造為智慧化園區,超越園區實際藩籬,創造外溢效益。
●透過引進重點產業的能量帶動,輔以科技研發、教育研究等策略型產業的支援與投入,以「科技金石、點亮創新」為發展期許,藉由產業群聚的加值效果,將服務機能外溢至周邊地區,進一步成為南台灣首屈一指的「智能創新園區」,吸引優質外商、海外經驗豐富的台商,以及國內外學術研發型之企業機構進駐,以促進新興產業發展、輔導傳統產業升級轉型,並帶動南台灣創造新一波經濟發展。